华中科技大学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[30秒完成]
搜索
查看: 155992|回复: 0

师哥八年后重回喻园——大学回忆——电子科学与技术系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8-4-3 16:19:1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抱歉,这是多年前的一篇文章,师弟师妹们读来可能会感觉有些out了。


武汉是个“彪悍”的城市。网友调侃说武汉司机把马路当F1赛道,公交车快得可以时空扭曲,即使车王舒马赫来应聘公交司机,也未必能通过考试。而出租车司机却说“开车须万般小心”,因为彪悍的武汉人乱穿马路时,有时还不忘在路中央悠然地系个鞋带。普通话和大多方言声音发自口腔,而武汉话则发自胸腔,“唬(he音拉长)老子的!”武汉人说出来中气十足,也透着一股子蛮劲。这里炎热,闷湿的天气,也使得武汉人有着火爆、倔强、不服输的犟脾气。别忘了他们是楚人,春秋时让中原坐卧不宁的楚人,去天子门口问鼎几何的楚人。
武汉也是个市井味十足的城市。这里距政治中心北京不远不近,据东西文明交合地上海不远不近,据千年商都和改革开放窗口也不远不近,所以这里没那么多的大气和阴暗,没那么多开明和冲突,没那么多的精明和算计,也没那么多的勇气和抗争。天稍亮,大街小巷就挤满了人,热滚滚的沸水中烫一下,扮点酱料就成了热干面;揪一块面团扔油锅里,过一下就成了面窝;在平底煎锅里摊一块蛋饼,铺上糯米闷上两三分钟,滋滋声中出锅的则是豆皮。热乎乎油腻腻,美味又廉价的食物,适合边走边吃,或立着三两口下肚,伴着这喧闹热腾的气氛,成就了武汉特色的“过早”。马路也会躁腾起来,熙熙攘攘,车水马龙,混杂了尾气、尘土、油烟味和胶皮味的气浪,在车辆的逐赶下慌张地东冲西突。翻腾的声浪中,有大巴引擎的轰鸣声,有烦躁的汽车喇叭声,有商店聒噪的劣质音箱声,也有“张口老子,闭口婊子”配上武汉人大嗓门的吵嚷声……
站在母校大门,君实忍不住流下泪来。
母校背靠青山,坐北朝南,占地数千亩,树木葱茏,碧草如茵,景色秀丽,被誉为“森林式大学”,也曾被评为“最舒适校园”。秉承“大道至简,简则易行”的原则,整体布局清晰、简洁和实用。前部(南侧)多为行政院系大楼,中部为教学和生活区,后部(北侧)为后勤和教职工住宿区。类似城市格局,道路横平竖直,将校园划成无数规整的区块。建筑不华丽张扬,大部分仍是六七十年代带些苏式风格的建筑,新建楼宇也是外观端庄朴素,命名也至简,根据区位称西几舍(宿舍),东几食堂,南几楼等。
迎面的是南门广场,狭长形,宽约四十米,长百余米,两侧为小树林,广场素净,整洁,并有若干小花坛点缀,背后是宽达两百米的巨型苏式建筑(南一楼),清灰色的宽大建筑配上对称的两层双翼,在蓝天和绿树下更显稳重和庄严。广场上稀疏有些拍照的人,满面春风,两侧绿道上的行人三三两两,步履从容,一切是那么的安然和澄净,仿佛世界一下子安宁下来。是啊,也该回家静静了。
左侧的绿道通往西区,两侧高大的樟树遮天蔽日,形成了一个满弦形的绿洞,阳光散落下来,在地面呈现零碎、柔和、如云朵般的光影。绿道约百余米,穿过后则换为宽阔的梧桐路,左侧是校园宣传栏,右侧为南一楼的侧翼,君实曾在这里上过一些实验课。
右前方是一大片的树林,占据了一整个校园街区,却是个未名林。绿草茵茵,树荫浓密,散落其中的书桌石椅,有师弟师妹们在安静的读书。一条对角的石板路,步行其中更觉幽静和清凉。右方路对面是遮掩在绿荫下的老图书馆,古色的红木大门配方柱形门庭,显得典雅和厚重。左方路对面则是熟悉的西五楼,一座狭长的五层教学楼,君实近半的大学课程是在这里度过的,也是当时西区学子自习的首选地。
一切是那么的熟悉,一切是那么的亲切!世界在变,时代在变,城市在变,乡村在变,别人在变,自己也在变,而母校依然那么恬静,那么安然从容,仿若有心地为游子们封存着那些青春的画面。
走过树林,沿西五楼前的横向主路走十余米,就到了青年园的南门口,一个青灰色的中式圆形石门。这是母校最大的公园,园内鸟语花香,生机盎然,熟悉的小石径布着些许青苔,这是君实读书时最常走的路。不远走到小石拱桥上,君实扶栏东望,那个秀丽的小湖风采依然,岸旁垂柳依依,清新怡人,一座别致的石亭探入荷池,安静的处于绿水绿树和蓝天之间。北侧是一座有些突兀的高大雕塑,为校友捐赠,如鸟翼状的四个石柱顶着一个银亮色的金属球,被同学们戏称为“四年顶个球”。是啊,四年顶个球,母校没有教你如何赚钱,如何往上爬,甚至也没教你立马上手的实用技术,而且还为你加了难以大施拳脚的道德束缚……不是吗?
石桥后继续斜前走(西北向),是一小片杉林,棕褐色的树干不愿分出任何枝杈,心无旁骛,卯足了劲挺拔笔直的冲向天际,这饱满的朝气曾无数次感染过君实。是啊,人生太多艰难险阻,也就更需要我们有一股晨阳般的朝气,一股疾风般的锐气和一股清泉般的勇气。
再走过一排宿舍前的小石板路,出了青年园西门,来到了一个纵向(南北向)的柏油路上,高大的法国梧桐棵棵干高冠大,浓荫盖地,炎炎烈日它为学子阻挡万道热箭,在梅雨季节,它又为莘莘学子撑起一把绿伞。路对面是西操场,长宽各约250米的正方形,操场西南角的低矮狭长的建筑则是熟悉的西一楼——君实所读的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的系楼。
沿路向北,片刻就到了一个十字路口,这里是西区生活区的核心地带,有数个比邻的食堂和数不清的宿舍楼,还有配套的澡堂,超市等等。十字路口左前方有条小岔路,沿着熟悉的路继续走,穿过两个食堂,再穿过两个宿舍楼间的小道,很快到了一栋楼前,它五层高,约百米长,青灰色,前后的小院子满是桂树。
这就是西四舍,让我魂牵梦绕的西四舍,承载了我四年青春的西四舍……

君实比同学们来的都早,受到了宿舍管理员的热情招待。宿舍是在一楼走廊尽头的136室,朝北,约16平方,纵向三张双层铁架床,六张小书桌,靠门有三层壁柜,窗户宽大,窗外一片桂树。君实选了左侧靠窗那张床的下铺和侧边靠里的书桌,把行李和床铺收拾妥当,方才意识到一个急须解决的尴尬——普通话。小学至高中,老师都是用方言授课,同学们朗读也是用方言,自己仍不会说普通话。
热心的宿舍管理员帮找了一位家乡相距不远的师兄,师兄耐心为君实做了下校园生活的指导,并勉励君实要学说普通话。当天君实去商店和食堂时,已张口说普通话。虽然蹩脚,虽然乡土味,但至少对方能听懂,可以交流可以沟通。不好听嘛,那可是对方更难受。
还好在同学们来之前化解了此难题。接下来几天,陆续迎来了上铺的兄弟——湖北的邓宏,其它铺的兄弟——安徽的毛礼,湖南的章钊,贵州的王楷。五位兄弟五个省,真是五湖四海皆兄弟也。(大三时宿舍又添了广东的兄弟张强夫。)
中间又遇到一个小波折,新生报到时间行将结束,而电汇的钱迟迟未到。感谢同班的贾炜同学,借钱给了君实去交了费用并走完手续。学费、住宿费加学杂费近3000元,无论后来如何兄弟情深,但当时却只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,况且贾炜家境并不优越。
系里本级共三个班,七十来个人。君实所在的为一班,班里23个男生,5个女生陆续到齐,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四川、北京、新疆、云南……来自十余个省份,天南海北的兄弟姐妹相聚喻园,如今想来真是命中缘份。班主任接老师和系主任张老师来做了些组织工作,并做了校园生活的相关教导;接下来是新生入学典礼,杨校长为3000新生做了激情洋溢的演讲;部队教官们也已入场,同学们就要穿起军装,挺起胸膛,昂起头带着兴奋带着新鲜感,意气风发地去进行军训了。
集合,列队,稍息,齐步,正步,站军姿,唱军歌,打靶……军训是大学的序幕,为了应付内务检查,大家会把书籍,水杯和任何杂物丢进抽屉和衣柜里;会把门顶,床底和任何缝隙都擦拭得干干净净;会把叠成豆腐块的被子小心地“供奉”起来——晚上捧到桌上,不舍得使用,白天再小心翼翼的置于床上;方阵行进高喊“为人民服务”时也是发自胸腔,满满的仪式感……

高中老师常说“别抱怨现在学习苦。到了大学,你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。”但如果认为大学课程轻松就大错特错了。高中苦窗三年,课程不足15门,知识并不多,只不过为了大浪淘沙,要折腾出各式各样高难度高技巧的习题,让同学们把知识点反反复复练习,如同嚼口香糖,已是毫无口感,已是味同嚼蜡,却还要努力嚼狠狠嚼。大学则不同,重在知识,而不是习题技巧,最少的学期也有12门必修课,加上选修课(必须完成一定总学分),四年下来足足百余门课程。高中学习难,但只是习题难,而知识点本身并不难,说白了只是为了把千万人分出高低,以进行一场残酷竞赛而已(此处并没有贬损高考的意思)。大学课程的难度远非高中课程所能比拟,大三大四的专业课大多是‘天书’,抛开一些公共的文史类课程,基础课中的高等数学(高数)算的上是工科生最轻松的课程,却也比高中数学难上太多。
军训完后进入课程学习,现实顿时击破了同学们所有的幻想。大学一节课为两个课时,共九十分钟。高数一节课就是十页左右的进度,厚厚一本书也就四十多个节课,课前不预习则课堂上听不懂也跟不上;老师也是从上课讲到下课,噼里啪啦毫无停歇,同学们须百分百的专注,片刻的分神将导致再也赶不上老师的节奏。课后要认真把习题做完,内容再复习一遍,才能把知识点初步的理解和吸收。但预习和复习不会占用宝贵的课堂时间,同学们须在课下“自由”、“ 自觉”、“ 自主”地完成。英语一节课完成两章,足有五六十以上的生词,还有大量的习题和课外阅读内容,约三十节课,一学期竟学完比高中三年更多的内容。
这与中学时的“一预二讲三复习四测验”的方式完全不同。小学中学顶多算是在知识的“湖泊”中学习游泳,而大学则真正进入了知识的“海洋”。如今同学们却根本谈不上什么遨游,只是竭力对抗着滚滚而来的知识巨浪。还好刚脱胎于硝烟弥漫的高三,叫苦之余尚带着拼搏的劲头,同学们晚饭后赶忙去上自习,教室熄灯后回宿舍继续学习,宿舍熄灯后开小台灯继续熬夜,又找回了高三的感觉,没办法,谁让咱们“学在华科”呢!
还好考虑到军训占用了月余的时间,大一上学期其它的课程不算难,如军事理论,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等。最新鲜的是计算机基础,那个时期普通人的工资只数百元,电脑却要五六千以上,远远没有普及。电脑也刚迎来所谓的“奔腾”时代,但还仍处于“DOS”时代——黑乎乎的屏幕且全英文命令控制,属于专业人士的高端工具。只有王楷高中学习过电脑,也就成了班里的电脑课“助教”。同学们纷纷向其请教“电脑有个开关键,为何还有个复位键(Reset)?”君实也疑惑的询问“无机物的电脑怎么会有病毒呢?”,王楷耐心解释半天,君实似有领悟,问“是不是类似于人会自杀?” 王楷答“差不多吧。”君实非常开心,仿佛悟到一个大大的真理。
“学在华科”非一句虚言,不同于其它大学,那时母校没有补考,只能重修,费用为一个学分60元,大科往往3个学分以上,当时食堂的荤菜也只两元,米饭四两也才六毛,君实四年舍不得吃的卤鸡腿不过五元,这重修费用着实“唬”到众学子。
这学期体育课是君实距离重修最近的一次。当时君实只有60公斤,瘦瘦弱弱,所考的三项全是君实的弱项。一项是一套双杠标准动作,上杠后甩腿跨于双杠上,接下来是前滚翻动作,最后是甩腿侧边落地。君实协调性不好,前滚翻动作僵硬,一次竟栽头跌落下来,人没伤着,魂魄却飞了七分,有同学们热心地在两侧保护,君实方敢练习。考试时总算把动作做完了,勉强及格。第二项为引体向上,使用的是胳膊和腹肌力量,协调性也要好,君实使了吃奶的劲也做不到三个,考试时听了同学的话,吃了几颗巧克力,体内小宇宙瞬间爆发,在同学们加油声中,以及老师放低标准的体谅下,居然奋力做了六个,达到及格线。最后考的第三项为千米跑步,及格线好像是4分50秒(比达标线稍高一点),考前数周君实和室友们晚上勤加锻炼,考完累瘫在地,却仍不及格。好心的体育老师让君实单独再考一次,感谢跑步健将毛礼,为君实在前头领跑,为了不重修,为了不落后,为了那口气,君实终于达到了及格线。
室友王楷则不幸在体育挂了科,是其在四年里唯一挂的一科,也成了班里这学期唯一的挂科者,心情着实郁闷。期末考试大家的成绩都不错,大部分人的平均分都在80分以上,当时同学们认为这成绩不过是“不错”罢了,其实对大多数读过大学的人,这将是校园生涯里最后的好成绩,包括君实。
高数有个题君实误解了题意,考了93分,却只排中游。总体平均分过80分,在班里竟排到12名,这让习惯于前几名的君实很难接受。那时的君实年少轻狂,认为世间没有自己想赢而赢不了的事,如今自己付出了比高三更多的努力,居然只是中等。可惜自下学期始,自己已甩掉延续的学习习惯以及那份无形的束缚,开始散漫起来,也渐渐接触和探寻到越来越多的精彩,再也守不住学习的那份初心了。
入学第一学期的课程学习,知识点虽多但尚能消化,但已经让同学们奋力扑腾着有些呛水。自第二学期始,就越来越多的“天书”出现,量子力学,热力学与统计力学,固体物理等,相比之下,数学类的线性代数,概率论,数理方程等竟是些容易的科目了。举例固体物理,为微电子学和众多学科最底层的基础理论,学习的是固体物质的物理性质、微观结构、构成物质的各种粒子的运动形态及其相互关系,学科奠基人黄昆也于2001年,获第二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。黄昆编写的该课本400页以上,满满的全是公式,一条公式恨不得半页长,包含数十个符号。老师一节课的进度约30页,很多内容来不及讲,让同学们课下学习。还课下学习?此时的君实对学习已意兴阑珊,能来上课就不错了。
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只有一节多课,相对论的数学公式不难,君实也考了不错的分数。过往学习的牛顿力学和日常观念都是基于绝对时间,而相对论却颠覆了这些,君实不能理解却也羞于告人,临毕业时大家又谈起,班里学霸汪超竟也说“相对论,谁它妈的搞得懂。”君实顿觉释然。
每门课的进度都堪称疯狂,铺天盖地的知识碾压过来,让多数同学们难以招架,很多人也无心招架。多数课程,如果没有做课前预习,则课堂上很难听懂,课后如不复习,则根本无从消化,而知识环环相扣,循序突进,一节课没踩实,则会致使后续课程更加困难。高中时自己善于使用排除法等应试技巧,而大学学习则没有任何讨巧的空间,君实开始感觉到学习的“难”了,甚至有种无力感,除非……除非自己多投入些精力时间,而这恰恰是已有“混”大学想法的君实所不情愿的。
当然不是每门课都这么令人生畏,多数课程都是富有趣味的。君实自认为也还是个爱学习的好青年,工作后听别人讲大学里如何疯狂地打扑克玩游戏,甚至宿舍熄灯后要到水房通宵玩麻将,君实总感到非常惊讶。班里同学偶尔也会玩下扑克,但次数极少,也玩电游但一般是餐后和睡前。大多数晚上和周末,大家还是乖乖地去上自习。
大一大二基本为基础课,大学为学分制,每个学期前,由学生自主选择和安排课程及时间。这样同一课堂里会有来自不同系,不同年级的学生,你来自通信系,他来自中文系……聊起天来互通有无,彼此都可受益匪浅。基础课也很宽泛,有工科类的模拟电路,数字电路,计算机语言等,也有文科类的法律基础等课程。
计算机语言课程结束时,老师要大家编写一个简单程序,会记入最后成绩。君实仅用几十行代码,就完成了这个姓名学号成绩的查询程序,相当之得意,以至于记忆至今。
机械制图需要一大包各式各样的工具,夸张的大尺子一米来长。课程占用整个下午,一般老师会在四点半左右讲完,以留有充裕的作业时间。接下来同学们就要大展身手了,宽大的纸张铺在同样宽大且独立的课桌上,同学们围着课桌,忽前忽后,忽左忽右,沉思,计算,用各种工具小心翼翼作画,仿佛在专注地雕琢一件工艺品。多数同学须花费3~4小时,直到近晚九点时才能完成,一幅图有各种立体形状,有透视,有阴影,有精确的数学计算,灰黑色的铅笔线条陈在洁白的画纸上,真让人有完成一件大作的幸福感。班里宁军同学是唯一晚饭前可完成作业的,花费不足两小时,在空间想象力方面一定很有天赋。
金工实习课程中,男生女生统一穿上满是油渍的蓝色工服,学习车工、钳工、焊接和电镀等技能。课程最后是加工一把小锤子,看着一块生铁经过一道道工序渐渐成形,真让人有着无以伦比的成就感。精致大方的锤头,圆润修长的手柄,电镀后闪闪发亮,在同学们心中绝对称的上艺术品。这把精致的小锤子作为纪念物,仍被君实珍藏着。
还记得某些实验课的仪器高压达数千伏,须万般小心;还记得制作的小收音机,声音嘶嘶哑哑却令人激动万分;也记得某学期体育课学一套拳术,同学们在操场上耍得虎虎生风……太多太多回忆,如同秋风下飘落的梧桐黄叶。
(待续......)
手机访问本页请
扫描左边二维码
         本网站声明
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,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!
站长联系QQ:7123767   myubbs.com
         站长微信:7123767
请扫描右边二维码
www.myubbs.com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华中科技大学论坛 ( 琼ICP备10001196号-2 )

GMT+8, 2024-4-19 09:39 , Processed in 0.051049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.3

© 2001-2013 大学排名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